很想把家变成“小自然”?收好这套室内造景思路,绝对有用!
出差三天,回家发现客厅那缸苔藓全黄,老婆一句“你又把森林买成一次性玩具”直接戳肺管子。2023年了,造景圈早不玩“勤浇水多晒太阳”那套,上海辰山植物园刚把“空气凤梨+荧光蕨类+永生苔藓”塞进巴掌大玻璃瓶,抖音2.3亿播放,点进去全是“一周只喷一次水”的爽点。
出差三天,回家发现客厅那缸苔藓全黄,老婆一句“你又把森林买成一次性玩具”直接戳肺管子。2023年了,造景圈早不玩“勤浇水多晒太阳”那套,上海辰山植物园刚把“空气凤梨+荧光蕨类+永生苔藓”塞进巴掌大玻璃瓶,抖音2.3亿播放,点进去全是“一周只喷一次水”的爽点。
这几年,铁筷子(圣诞玫瑰)突然火了起来,你会发现它不再只是那种冬天靠“凑热闹”的耐寒花。
“在上海,哪种植物被称为‘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花’?”“上海及长江下游地区常绿的典型乡土树种是什么?”10月30日,辰山植物园沙生馆内分外热闹,生态学者、科普作家、园林工会工作者、旧书循环专家、职工市民围坐绿植间,共同开启第27届上海读书节场景读书会“生态环保阅读
“在上海,哪种植物被称为‘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花’?”“上海及长江下游地区常绿的典型乡土树种是什么?”10月30日,辰山植物园沙生馆内分外热闹,生态学者、科普作家、园林工会工作者、旧书循环专家、职工市民围坐绿植间,共同开启第27届上海读书节场景读书会“生态环保阅读
昨晚刷抖音,又刷到那盆会自己睡觉的绿叶子,8000万次播放,评论区全是“链接呢?
植物与科技,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11月1日,第二届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节将在园内开幕。本届科普节以“未来生活·‘植’得更好”为主题,将自然科学藏进花海林涧,用沉浸式体验解码植物生命的密码,希望将“科学”变成可触可玩的快乐。
上海市浦东图书馆附属绿地面积超1万平方米,曾经有铁艺围栏将这片绿地与图书馆外的人行道隔开。2025年,浦东图书馆拆除围栏,与先期已经完成绿地开放的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、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、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三大场馆一起,被纳入锦绣文化公园整体改造项目。
又到“网红”草——粉黛乱子草变色季节。最近,打卡粉黛花田的社交平台博主、市民游客越来越多。其中,滨江森林公园二期的粉黛花海成为申城新晋粉黛热门打卡点,而顾村公园、世纪公园等处粉黛花田的热度也不减。 滨江森林公园二期位于滨江森林公园对面,粉黛花海位于“花海谷”区
今年中秋国庆假期,上海全市公园接待游客约682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(2024年10月1日至10月8日)增加了约12%;全市景观照明开启重大活动模式,16个上海国际光影节分会场1185场活动点亮浦江两岸。
当植物园染上金秋色彩,最美好的季节来了。国庆假期,辰山植物园将举办“自然生活节”,高达2米多的巨人稻在公园首次亮相,粉黛乱子草的“姐妹花”——白云乱子草携众多观赏草登场,还有直径近半米的大南瓜,营造最自然的风景,最舒适的假日体验。市民游客还能在大自然中走进艺术
发布“上海市科普地图”、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网站上线……上海技术交易所科普月活动近日在上海隆重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科普惠世,智启新程;创联寰宇,育见未来”为主题,旨在探索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“两翼齐飞”的新路径。 发布“上海市科普地图”,打破资源“信息孤岛”
当微风掠过枝头,那些轻盈的种子便开启了跨越山海的旅程。辰山植物园种子展日前向公众开放,汇集超200种55科129属依靠风力传播的种子,将科学奥秘与艺术美学交织,邀你共赴一场种子的飞行盛宴。
千奇百怪的种子,你见过吗?9月22日,辰山植物园种子展正式启幕。此次展览以“百种风行”为主题,汇集了超200种55科129属依靠风力传播的种子,将科学奥秘与艺术美学交织,邀市民共赴一场“种子的飞行盛宴”。
昨天,辰山植物园种子展正式启幕,以“百种风行”为主题,汇集超200种55科129属依靠风力传播的种子,将科学奥秘与艺术美学交织,共赴一场种子的飞行盛宴。
你还记得小时候蹲在草丛边,盯着叶片上细小脉络发呆的时光吗?相对动物而言,人们更容易忽视植物和低估其重要性。美国植物学家James Wandersee和Elizabeth Schussler将当代人的这一问题称为“植物盲”。在上海,一剂化解这道“绿色盲区”的良方